一位修道證悟的瑜伽士 - page XIII

xi
  很感恩有此機會義務編譯此書,誠摯希望有緣的讀者,也能從
中獲得修行上的幫助。在上師的加持下,除了整理出目錄大綱,也
依據經典所述,簡要編輯「如何找尋真正的上師」作為英文版導讀,
經典及諸多大德均再再教示,如理依止具足德相的上師,是修道的
關鍵與根本。然而在正式建立師徒關係之前,彼此審慎的評估與觀
察格外重要,而這卻是多數人忽略的重要步驟。
  漢文經典提及上師,時常用的是「善知識」一詞。
  《法華經》妙莊嚴王品云:「善知識者,是大因緣,所謂化導
令得見佛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 《法華文句》云:「益我
菩提之道,名善知識。」《華嚴經》云:「菩薩若為善知識所攝受,
則不墮惡趣,能明辨善惡不造惡業,遠離散亂之源,脫離輪迴之城;
能不違越菩薩學處,勝出世間,克服諸業煩惱。是故善男子應恆常
思惟如是利益,依止善知識。」
  而「上師」一詞梵文是「咕嚕」
Guru
,藏文是「喇嘛」
Lama
根據香巴仁波切解釋,梵文
Guru
字義是「承載極重」,意指上師本
身必須具備豐富的學識、善巧(利生)的能力,以及真切深刻的悲
心等美德。有位堪布則解釋藏文
Lama
字義說:
La
是無上的,
Ma
母親,上師(
Lama
)即是眾生無上的母親。無論男女,經傳承高僧
認可其修行成就,均可成為「喇嘛」(
Lama
)。藏人乃至歐美國家
法友,對「喇嘛」(
Lama
)一詞多理解為「上師」,相當恭敬具此
稱呼的人,一位具德上師就像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所說:「菩薩念眾生,
愛之徹骨髓,恆時欲利益,猶如獨子故。」至于什么樣的條件堪為
I...,III,IV,V,VI,VII,VIII,IX,X,XI,XII XIV,XV,XVI,XVII,XVIII,1,2,3,4
Powered by FlippingBoo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