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Path
of the Yogi
x
位大德,無論尊卑高低,皆應尊敬他如同聖者」。第十六世大寶法
王親自為第二世香巴仁波切剃度,賜名「噶瑪演教實證法獅子」,
揭示了第二世香巴仁波切延續他前世佛行事業的願行。
密勒日巴尊者曾說,神通只不過是一種膚淺的表演罷了,一位
具德上師真正的功德,在于持戒的清淨、博覽群經的學識、以及他
深切的悲心。綜觀第一世香巴仁波切一生,從年少真切嚮往實修內
證,捨棄了格西學位的追求,一心依止實修傳承、在法王等具足德
相的明師指引下,刻苦實修而體悟心的本質,直到他具足修行證量
才開始弘法利生,宣講了義佛法。從比丘戒(別解脫戒的最高層次)、
菩薩戒到密乘的戒律,終其一生都能持戒嚴謹。
第一世香巴仁波切重建了二十余座殘破的古剎、無數的大小佛
塔,不僅籌募資金、捐出自己的所有,負擔整修費用,積極參與建
設而鼓舞工人勤奮工作,還盡力提供法器、經書和炊具等佛寺所需。
一旦建寺圓滿,香巴仁波切便交付給當地人負責,自己則雲遊四方,
身上連一枚硬幣也未曾帶走。此外,經常有大群窮人和乞丐跟隨著
他,他也總是樂于把人家供養的食物與他們分享並照顧他們所需。
那些人也因而領受多種法要,讓他們的生命變得有意義。
在修行瓶頸的關鍵時刻,末學讀到了第一世香巴仁波切修道證
悟的歷程。看到如此真實的生命典範─除了實修實證而「自覺」,
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,且能忍受身體勞苦,不為順境或逆境所轉,
同時無視自我的利益,而持續實踐利益他人的「覺他」行持,內心
深受啟發和鼓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