閃文集 Ⅲ
15
名為「紐曼筆記」,描繪出八木宇田天線在軍事雷達上的應用。當
時看過這本冊子的日軍,無不個個愕然,嘖嘖稱奇。德國將八木宇
田天線放在「毀滅者」轟炸機
(
Messerschmitt Bf 110)
的機頭雷達,猶
如飛蛾。該轟炸機成為德國空軍的夜戰部隊王牌主力。二次大戰後
美國審判日本戰犯時,曾很有趣的下了註記:
「
在聽證會中,八木
教授是第一個很驕傲的承認所作所為(八木宇田天線的研究)的日本
人,其他的日本人都否認其作為。」
(
Professor Hidetsugu Yagi was the
first Japanese to speak proudly of his work instead of denying it all.)
八木秀次取得八木宇田天線專利權,並把這項專利讓渡給「美
國無線電公司」
(
RCA)
,
這使戰後發展出來的電視科技,普遍使用八
木宇田天線做為電視接收天線。而這種天線也可以用來做手機信號
的放大器。
本文提到的麻省理工學院輻射實驗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將
電磁波的研究發揮得淋漓盡致,對於雷達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,
也產生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,
包括拉比
(
Isidor Isaac Rabi
;
1898
-
1988
;
參見圖九
)
、
薄賽爾
(
Edward Purcell; 1912
-
1997
;
參見
圖十
)
、
阿瓦雷茲
(
L.W. Alvarez
;
1911
-
1988
;
參見圖十一
)
及冉濟
(
Norman F. Ramsey
;
b. 1915
;
參見
圖十二
) [
文獻四
]
。
電磁波的研究在戰爭時期
發展出雷達
(
Radar)
,
讓德軍喪
圖九:拉比
(
Isidor Isaac Rabi
;
1898
-
1988)
在
1937
年確實驗證原子核的角動量,而在
1944
年獲頒諾貝爾物理獎。拉比並創造了「核磁共
振」這個名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