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刑事雙月刊_102.indd
伍、策略成果與未來展望 尿液中新興毒品微量檢測,目前雖難有針對所 有新興毒品一體適用的檢驗方法,仍可透過實際案 例,累積分析數據,建立尿液檢驗微量新興毒品之 資料庫,彰顯 UNODC 早期預警系統策略優勢,作 為檢警一線查緝重要參考。 參照近 2 年分析實際案件統計數據,廣篩新 興毒品尿液結果顯示, 108 年至 109 年 4- 甲基 甲基卡西酮( Mephedrone )仍是濫用最嚴重之 合成卡西酮類新興毒品, 3,4- 亞甲基雙氧苯基乙 基胺戊酮( N-Ethylpentylone )、甲苯基乙基胺 戊酮( MEAPP )略為減少, 3,4- 亞甲基雙氧苯 基乙基胺丁酮( Eutylone )、 2- 氟 - 去氯愷他命 ( 2-Fluorodeschloroketamine )、甲氧基甲基安 非他命( MMA )、 3,4- 亞甲基雙氧苯基二甲胺丁 酮( Dibutylone )等新興毒品則明顯增加。 從個別案例來看,新興毒品多為不同種毒品混 用,或是與抗憂鬱等精神藥物混用,其中施用新興 毒品者又有逾 7 成比例與甲基安非他命、愷他命等 傳統毒品同時檢出,顯示藥物混用問題嚴重,對國 人長期身心危害難以評估。以甲氧基甲基安非他命 ( MMA )為例,隨著檢警追溯查緝力度及相關部 門檢驗量能加強,杜絕毒品供應來源,施用者也難 以僥倖心態規避法律訴訟及矯治機會,甲氧基甲基 安非他命( MMA )自 109 年下半年至今檢測陽性 數明顯下降;另一方面, 3,4- 亞甲基雙氧苯基乙基 胺丁酮( Eutylone )等部分新興毒品於 110 年 1 至 3 月檢測陽性數也明顯較 109 年減少。從上述成果 看來,鑑識策略能有效提供正確快速預警,因此唯 有持續增進鑑定分析能力,與時俱進提升鑑定品 質,才能面對新興毒品帶來的多元挑戰。 21 研討專題 Special Topic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