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刑事雙月刊_102.indd

參、 3,4- 亞甲基雙氧苯基乙基胺丁 酮( Eutylone )濫用情形 氧甲基卡西酮( Methylone )等其他以 -ylone 結尾 命名的卡西酮類相似(如圖 2 );經實驗證實其藥 性與甲基安非他命( Methamphetamine )、 3,4- 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( MDMA )等興奮劑相 似,同樣作用於人體中樞神經系統, Glatfelter 等 人動物研究實驗顯示 Eutylone 作用於多巴胺轉運 體( DAT )、去甲腎上腺素轉運體( NET )及血清 素轉運體( SERT )活性效果類似合成卡西酮類之 pentylone 。人體吸食有感劑量約為 60~100mg ,由 於外觀與 MDMA 等毒品相近,致難以辨認,若施 用者錯把 Eutylone 當其他毒品吸食而低估其效果, 可能會因為過量而產生較高的危險性。 合成興奮劑類藥物可說是近年來各國鑑識實驗 室檢出 NPS 比例最高的一類, Krotulski,A.J. 等 人研究發現在 2018 年之前大量流行之 3,4- 亞甲 基雙氧苯基乙基胺戊酮( N-Ethylpentylone ), 於 2018 年 8 月被美國緝毒署(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)列為管制物質後開始明顯減少, 但取而代之的是同為卡西酮類的 Eutylone ,很快地 遍佈美國境內十多州,資料顯示 Eutylone 於 2019 至 2020 年在許多國家同樣開始迅速流行。在檢測 方面, Eutylone 在人體中主要會生成 3 種代謝物, 包括 1 種可能的代謝物檢驗標的(還原加氫), ▲ 圖 1 : Eutylone 白色粉末(資料來源:本科自行拍攝) ▲ 圖 2 : Eutylone 之化學結構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 https:// en.wikipedia.org/wiki/Eutylone ) 3,4- 亞甲基雙氧苯基乙基胺丁酮( Eutylone ), 別 名 bk-EBDB 、 N-ethylbutylone 、 浴 鹽 等, 最 早在 1960 年代設計作為狡詐家藥物( designer drugs )非法使用。其外觀和 MDMA 及其他卡西 酮類粉末相仿,遂難以區別(如圖 1 ),只能透過 精密儀器檢測得知,其化學結構與 3,4- 亞甲基雙 18 刑事雙月刊 CRIMINAL BIMONTHLY VOL.102
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