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交所雙月刊60期

19 臺灣期貨雙月刊 TAIFEX BIMONTHLY 股東提案權與企業 ESG 政策 如果投資人選股時會越來越在意企業的 ESG 表現,企業是否也會因為希望得到投資人的青睞、 而進一步提升公司在 ESG 相關議題的表現呢?在 一篇近期的文章( Chen, Dong, and Lin, 2020 )中 提到:當機構投資人的持股增加時,企業的 CSR 表現會跟著提升;相反的、當機構投資人持股下降 時,企業的 CSR 評等也跟著降低。作者進一步提 到:機構投資人影響企業 CSR 表現的一個方式, 便是針對其所投資的企業提出 CSR 相關議題的股 東提案。作者認為股東提案權,不但給予投資人一 個機會來表達對其所投資的企業表現不佳的不滿, 也能讓投資人有機會來影響企業政策的發展方向。 由於能參與股東提案權的投資人多是持股超過 百分之一的投資人,從股東所提出的案子中可以看 出主要的股東最在意的議題是什麼,甚至可觀察提 案的股東在提出議案時的主要目的為何。美國機構 股東服務公司( Institut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, ISS )針對美國的股東提案情形整理出幾個重點: ‧ 公 司 治 理 相 關 的 股 東 提 案( governance proposals )數量在 2011 年以前都是遠超過環 境與社會議題的股東提案( ES proposals )。 即使 2011 年之後公司治理提案有小幅的成長, 但 2000 年後就一路成長的環境與社會提案、 到 2017 年一舉超過公司治理提案的數量。顯 示出投資人在公司治理議題逐漸得到主管機關 及企業的重視後,轉而增加對環境與社會議題 的重視。 ‧ 雖然大部分年度中,公司治理議題受重視的程 度遠超過環境與社會議題,但公司治理的議題 有其不同時期的演化,從早期的反收購條款相 關議題、董事會組成、高階經理人及董事酬勞 問題、會計揭露、獨立性到近五年來快速成長 的 Proxy Access 議題。 ‧ 投資人關心的議題與資本市場面臨的問題有高 度相關,例如: 2000 年初期爆發的一連串企 業醜聞促使公司治理提案暴增。而 2008 年影 響全世界的金融海嘯更讓投資人認知到,除了 公司治理問題外,企業更應該重視其永續發展 的議題。 ‧ 環境與社會提案的議題也隨著時間呈現了消長 的情形,從早期關於針對特定產品或公司政策 的要求或限制、到越來越重視企業對於其與環 境與社會相關議題的揭露、評估與監管。 儘管股東提案權給予了股東表達對其所投資企 業的績效及政策議題看法的機會,但不是所有的提 案都會被提到股東年會進行投票表決,更不是所有 交付投票的提案會得到多數股東的支持。而對於得 到多數支持的提案是不是具有要求企業進行改革的 強制力,也呈現著不確定性。那為什麼投資人還要 花費時間與成本來進行提案以及尋求股東投票支持 呢?大部分股東提案的提案人是機構投資人,對他 們而言在追求長期價值的過程中、也不能損害短期 投資效益。 企業對股東提案的反應 行使股東提案權可能對其所投資的企業能有永 續發展的效益,但要如何避免因為過度監控而對企 業產生負面影響也是同樣重要。當股東提案後,公 司會評估該提案是否具有實質效益來選擇與提案投 資人進行協商,而私下協商也是機構投資人喜歡的 方 式( McCahery, Sautner, and Starks, 2016 )。 若是投資人認為該企業有做出一定程度的實施承 諾,便可能在投票日前撤案( withdrawal )。除此 之外,若收到股東提案的公司認為提案的內容不具 實質效益或是與公司所進行或規劃進行的政策相似 等,公司可以在證管會( SEC )的同意之下將該提 案從選票上移除( omit )。 根據 ISS 的報告,在大多數的年度裡,超過一 半以上的公司治理提案會被排入議程中、進行股東 投票表決。在 2011 年的最低點( 48% )後一直 成長,到 2018 年甚至高達 75% 。但是被納入投 票的環境與社會提案卻一直在 50% 以下, 2018 年甚至只有 37% 的提案會進入投票議程中。主 要產生差異的原因在於公司治理提案由提案人主 動撤案的比例明顯減少(從 2011 年的 31% 到 2018 年的 11% ),但是環境與社會提案被主動 撤案的比例卻明顯上升(從 2011 年的 37% 到 2018 年的 48% )。另外,公司治理提案因為內 容不適而被 SEC 同意移除的比例,平均而言比 環境與社會提案多了將近十個百分點。
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