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8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

( 一 ) 智慧農業計畫 全球各國為了解決氣候暖化可用資源短缺 、 勞動人口老齡化與產銷結構快速改變等 問題 , 紛紛發展工程技術跨域資源整合之創新農業相關技術 , 重視農產品衛生安全與營 養需求 , 運用物聯網 ( IoT) 、 雲端運算 (Cloud Computing ) 、 大數據 (Big data) 等技術 , 以提升產品服務附加價值 。 臺灣有多樣化的作物及生產模式 、 精良的農業栽培技術 、 最 具實驗精神的小農及全世界網路覆蓋率最高的農村等特色 。 但在經貿全球化趨勢下 , 臺 灣農業如何運用科技加值 , 提高產值及維持環境永續 , 達到利潤分配合理 , 提升臺灣農 業在全世界的競爭力 , 成為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 。 爰此 , 農委會積極投入智慧農業計畫 , 為未來智慧型農業擘劃發展藍圖 。 計畫以 「 智慧生產 」 與 「 數位服務 」 為主軸 , 包括 3 項推動策略 : 以智農聯盟推動 智慧農業生產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 ; 建置農業生產力知識與服務支援體系 , 整合資通訊 技術打造多元化數位農業便捷服務與價值鏈整合應用模式 ; 以人性化互動科技開創生產 者與消費者溝通新模式 。 優先選擇蝴蝶蘭產業 、 種苗產業 、 菇類產業 、 稻作產業 、 農業 設施產業 、 養殖漁產業 、 家禽產業 、 外銷主力作物產業 、 生乳產業 、 海洋漁產業等 10 項 領航產業作為推動範疇 。 期望透過智能化生產與智慧化管理 , 突破小農單打獨鬥之困境 , 提升農業整體生產效率與量能 ; 並藉由巨量資訊解析技術 , 建構主動式全方位農業消費 及服務平台 , 滿足農業利害關係人之需求 , 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之信賴感 。 ( 二 ) 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 面對極端氣候的變遷造成農業生產環境不穩定 , 農委會於 106 年度起推動農業生物 經濟計畫 , 導入分子標誌育種前瞻及種苗營養生長調控等技術開發 , 以因應人均可耕地 不足與氣候變遷之資源匱乏等問題 , 同時提升生物製劑施用與快速檢測等技術 , 以滿足 國人對於農產品安全之需求 , 另發展畜禽農作物副產品加值再利用技術 , 減緩環境生態 破壞與實現永續農業之願景 。 農業生物經濟旨在以農業產業化為依歸 , 利用農業生物資源的特性或農業科技 , 開 發農業產品與推動農業創新服務的一種經濟樣貌 , 包括其所引導而衍生的所有經濟活動 。 其整體推動架構 , 聚焦 4 大重點產業發展 , 以農業基因體為基盤平台 , 透過發展農業基 因體技術並應用於動植物新品種與種苗 、 動植物健康管理及再生循環資材應用等標的產 業 , 縮短標的物種的篩選與育種期程 , 並強化動植物疾病預防與監測 , 以及活化廢棄物 應用及其效率 ; 於產業化推動方面 , 強調運用產業策略及智財布局 、 產研科專輔導 、 新 事業開發與服務 、 農業育成服務 、 產業人才培訓及國際化營運服務等產業化推動輔導 , 推動 4 大標的產業的全方位發展 , 以達到產業國際化 、 永續化發展之目標 。 140
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