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7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研發績效彙編
18 課題,對社會產生貢獻,增進人類福祉,發揮學術研究的價值。中研院 107 年學術研究成 果重點摘述如下: 中研院長期投入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天文研究,為人類知識進展貢獻心力,且不斷發 展有助於促進人類生活福祉與便利的各種應用科技,例如:在新材料物理化學、空污研究、 地震機制、無線通訊等不同領域,持續投入人力與經費進行研發。 107 年在黎曼幾何、粒 子物理、拓樸材料、光催化反應、地球深部熱傳導、恆星形成機制、高維度資料的視覺化、 超冷原子技術、超穎透鏡、空污對海洋的影響、無線通訊的品質提升等主題,均有相當具 影響力的成果。 (1) 「生物醫學」相關研究:致力於疾病成因、預防與因應策略的探討。在心血管疾病 方面,發現濫用抗生素將導致腸道菌相的失衡,影響細菌的主要代謝產物「短鏈 脂肪酸」,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死亡率;另外發現第十型葡萄糖運送子 (Glucose Transporter 10, GLUT10) 可調節粒線體功能和氧化態恆定,與維持健康的主動 脈血管組織跟收縮壓有關。在癌症相關研究方面,發現 Paraspeckle Component 1(PSPC1) 是癌細胞重新編程 (Reprogramming) 惡化轉移的主導基因,提供研發 抗癌的新標及製藥的新契機;在其他病變方面,解開肌凝蛋白 Myosin-Va 參與前 囊泡運送到纖毛之初始形成的過程,對未來瞭解多種纖毛相關疾病提供一個分子機 轉的基礎。在神經生物學方面,建立了果蠅區域中介神經元的發育圖譜,未來可探 尋調控神經細胞發育、病變及死亡的機制;藉由果蠅腦中的蕈狀體的研究,揭露飢 餓與飽食訊號以調控覓食行為的神經機轉。除此之外,在新穎疫苗和藥物的開發, 以及酵素的設計和寡醣分子的合成皆有關鍵性的進展。 (2) 「生物農業」研究:完成白花蝴蝶蘭臺灣阿嬤基因體解序與序列組裝,建立第一個 蝴蝶蘭染色體圖譜,完成蘭科植物第一個遺傳連鎖圖譜,此研究成果將可應用在蝴 蝶蘭的育種研發和性狀改良。此外,在植物中發現一個新的胜肽家族 IRON MAN (IMA) ,是植物從土壤中攝取鐵的必要基因,為未來生產富含鐵的作物開闢了一條 新途徑。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,是作物糧食生產所不可或缺的胞器,中研院發 現 TIC236 是葉綠體內外膜蛋白運輸機組的連接橋樑,此運輸機組的骨架源自細菌, 是維持葉綠體功能所必需,此研究發表於世界頂尖的自然期刊。中研院在植物如何 因應環境逆境方面,如光和溫度,亦有突破性的進展。這些研究成果將可提供在環 境變遷下新農業的因應策略及分子育種的新標的。 (3) 「生物多樣性與演化」研究:首度發現一群新的岩內生厭氧綠硫菌 (Coral- Associated Prosthecochloris, CAP) 具有固氮、固碳等功能,提供珊瑚共生體養
Made with FlippingBook
RkJQdWJsaXNoZXIy NDEyMzQ=